葡萄在很多的地区都有种植,收益相当的不错,为农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帮助。3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常山县现代农业园区,在翠香蜜果园里,一个占地三亩、被好几层透明塑料膜层层包裹的葡萄地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春寒料峭,可一走进大棚内,却很温暖。“这是我们创新的三膜覆盖促早栽培技术。”同弓乡农技员姜翔鹤相告,与一般的种植大棚不同,他们在葡萄棚里铺设了3层膜。顺着他的手指,笔者见到果园的地面上铺上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膜,在葡萄藤架面上同时也覆盖着一层透明塑料膜,在葡萄大棚钢架上还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塑料膜。这三层膜覆盖,就像葡萄树住进了人工保温箱。
再往里走,一个矗立在大棚中央的铁盒子显得非常显眼,盒子上写着“自动气象站”等几个大字。姜翔鹤表示,为了提高常山本地的葡萄种植效益,满足市场对早熟葡萄的需求,防止早春低温冻害,今年一月下旬,在市农科院和县科技局的指导下,园区成立了葡萄配套栽培技术创新研究课题组,通过自动气象站收集运用三膜促早技术后大棚内的温、湿度等气象变化数据,加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葡萄配套栽培技术。
“看,葡萄藤已经爆芽了,比往常至少提前半个多月。”果园老板娘笑着告诉大伙儿,运用葡萄三膜覆盖促早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早春的光热资源,起到了前期增温、保温,后期促进着色及避雨等作用,成熟期比同类葡萄品种的单用天膜大棚可提早15至20天,比露天栽培的提早近30天,大大提前了葡萄的上市周期。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0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