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葡萄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科经济 >> 云南弥勒葡萄香飘四方

云南弥勒葡萄香飘四方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7/10 9:29:55打印收藏

盛夏七月,当记者踏上云南省弥勒市的这片土地,满眼都是五颜六色的葡萄,一串串在田园中发出诱人的光芒,微风中,葡萄的香味,总让人垂涎欲滴。而每到葡萄成熟季节,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客商涌进这里。

“每天有200多位客商来这里收购葡萄,然后运到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等各地进行批发销售,仅运往贵州的每天都有30多车,在那里销售十分火爆。”弥勒市东风农场管理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永华说。

耳闻不如目见。走进东风农场的街上,虽然才是早上9点钟,只见挂着各地号货车,早已在几条大小街道上有序地排得满满当当。“我来自贵州遵义市,有3辆货车,每到这个时候,都专门来这里拉葡萄去老家卖,弥勒葡萄味道好,在遵义很畅销,昨天才运了一车,今天准备再收两车运过去。”一位黄姓老板说。

在弥勒,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客商像黄老板一样,如同“候鸟”一般来到这里,将弥勒葡萄运往各地,用他们的话说,弥勒葡萄在市场上很吃香,因此就不愁销路,像这样的生意大家都愿意做。

弥勒葡萄为何这么吃香,而且还吸引来这么多客商?李永华说,弥勒的答案是:弥勒市地处北回归线附近,高海拔低纬度,属典型的岩溶地区,是种植优质葡萄的理想地区。也正因为这些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独特的种植条件,使弥勒在发展葡萄产业上,有着较的比较优势。为此,弥勒市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并成立了葡萄产业开发导小组,以“大手笔”的气势,在富庶的红土地上规划出了万亩连片的葡萄种植基地。特别是近年来,弥勒市坚持龙头带动,走规模、品、质量和效益的综合发展新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惠商以及惠农政策,吸引龙头企业连片种植,以此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葡萄产业。采用“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模式,使葡萄成为继烤烟、甘蔗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经过数年的产业化建设,现建成千亩示范园区3个、百亩示范园区30个,带动农户上万户。

弥勒市在葡萄产业发展上围绕“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优势资源为基础,科技进步为依托,品为核心”的发展思路,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苗木供应;成立了葡萄协会,发挥协会的协调和自律作用,使全市的葡萄生产由单家独户闯市场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运作的网络结构发展新路,让种植户以协会这只“有形之手”紧紧抓住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更为重要的是,弥勒葡萄以“品为核心”。李永华说,弥勒属于中温差、低海拔地区,水源丰富,阳光充足,砂质土壤富含钾,形成了优质的葡萄适种带。弥勒人采用绿色古法种植,始终坚持自制有机农家肥,以羊粪、牛粪、烟灰、烟杆等为主料,加入酵母菌让其经过堆沃自然发酵而成,烟灰、烟杆具有杀菌作用,加之高原地区紫外线烈,大地抑制了病毒和霉菌的生长,即使没有施加过任何农药和化肥,这里的葡萄照样高品质。1999年,弥勒获“高原葡萄之乡”称号;2003年,东风葡萄被列入农垦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005年,弥勒葡萄主产地农风农场2万亩葡萄获无公害农产品(葡萄)产地认证书;“弥勒葡萄”品也获得了原产地认证。品的效应,给弥勒葡萄带来产销两旺,去年葡萄销售额达6.7亿元。

“弥勒葡萄”香飘四方,造就了别样风景,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和“九红”优质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7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马陆葡萄上市 !每公斤80元
  2. 葡萄种植助农实现脱贫
  3. 宁夏葡萄产业助农走上致富路
  4. 葡萄成熟时 果农忙采摘
  5. 衡阳葡萄抢鲜上市 订单源源不断
  6. 2018云南·大理宾川葡萄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7. 吴大姐:返乡创业种植葡萄致富
  8. 和吉镇的黑葡萄熟了
  9. 姜泽春:盆栽葡萄好“钱”景
  10. 张小林:大学生回乡种葡萄 从零客户到年入17万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