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辽宁省灯塔市的裸地葡萄大面积上市,在柳条寨镇大村赵铁英辽峰葡萄研发基地里,女工熟练地剪下葡萄串儿,套袋装箱,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时不时地穿过村庄,奔向全省各地。
对于种了30年葡萄的赵铁英来说,今年并不是一个好年头儿。早春的冻灾、5月份的一场大风、7月份的一场冰雹,导致整个基地减产超过三分之一。“15分钟的雹子,就像机枪扫射一样,把已经成串儿的葡萄打得不像样儿。”虽然嘴上这样说,但老赵头儿依然信心满满。
赵铁英培育的辽峰葡萄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口感、味道等已经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除此之外,他针对受雹灾的葡萄特增加了单粒礼盒,这样既避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又相当于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把带着果柄的葡萄粒装成礼盒,9斤装儿卖到120元,存放时间都一样,对于顾客来说,性价比更高。这种包装也特别受欢迎。”老赵说。
从9月15日开园到现在,老赵的葡萄供不应求。“目前的订单都是固定客户,现在光沈阳市场都供应不过来。平均下来一斤能卖到15到17块钱。”经过多年发展,柳条寨镇的“辽峰葡萄”已经成为灯塔葡萄产业一张鲜亮的名片。
在基地的围墙上,几个大字非常显眼,“品质增效、创新增效”,这也是老赵在葡萄种植这条路上始终坚持的信念。目前,研发基地栽有辽峰葡萄500亩,配有专业的冷藏和配送服务。为了提高葡萄品质,老赵多次跑到兴城果树研究所,学习富硒技术。
紧挨着葡萄藤,一幢新起的二层建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老赵介绍,这是葡萄文化展厅,同时兼具栽植技术培训、产品检测、土壤检测等多种功能,建成后就是一个葡萄的“大观园”。
目前灯塔市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促早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从4月开始就能享受新鲜葡萄,果农的收益也大大提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65岁的赵铁英开始琢磨新门道。“接下来我想试试延晚技术,就是让葡萄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上市。这不,建暖棚的地方我都规划出来了,如果成功了将成为村民新的致富增长点。”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9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