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登现代农业“互联网+”尝甜头
每年葡萄收获季,靠着在网上发布销售和采摘信息,文登区葛家镇于家口村兴能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车海涛能额外多赚三四万元。如今,合作社100多家种植户中,三分之一的农户都开始利用互联网来扩大销售,提升知名度,并逐步尝到了甜头。
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着文登农民的生活。依靠“互联网+”,农民们不仅能将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各地,还能将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构筑农业新的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信息化管理
长势好坏“一网”掌控
前不久,来自香港的一名客户通过互联网“认”了文登德丰农业有限公司的20棵红富士苹果树,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客户远在香港就可以监控到苹果从开花、结果、套袋到摘袋、采摘等全过程。
10月10日,记者来到文登德丰农业有限公司,在负责人谭业明的办公室内,他正通过监控显示屏查看果园内的苹果长势。两个监控屏幕上,一个显示着果园的空气质量、温度、土壤墒情、病虫害及当日的天气情况等信息,而另一个屏幕上显示的则是果园里果树的生长情况及管理情况。“这套系统本身还配备了警报系统,无论哪一项指标值不达标,系统都会响起警报声。”谭业明指着大屏幕说。今年,他投资60多万元安装了这套“果壳视界指挥农业感知管理系统”,在600亩果园内安装了23个摄像头,通过这些摄像头,可清楚地了解到2万棵苹果树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
有了这套监控系统,谭业明的红富士苹果已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及香港等地。用户“认”该果园的苹果树,在获得授权后,无论何时何地,仅需一部手机,即可了解到苹果树上苹果的长势。
“过去,农民遇到病虫害等情况往往束手无策,现在,我们系统内设有‘专家在线’栏目,国家苹果技术产业相关专家可通过监控视频了解果园的实际情况,为果农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种应对措施,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谭业明说。
在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文登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效应。互联网+时代,山泰生态园实现了草莓无土栽培,种出来的草莓干净卫生、口感香甜,使草莓种植又跃上了新台阶;通过物联网,文登苹果卖到了60元一个的“土豪价”;为了让都市人吃得更放心,很多农业园都自发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便可清楚农产品的来源,吃得更加放心。
“一张网”覆盖
鼓了农民腰包
对农业发展来说,互联网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且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促销方式。
“2013年我家的樱桃因为天气原因,腐烂3万多斤,损失几十万元。今年,我们改变原有的销售模式,通过跟供销社合作,把线上交易引进来,顺丰速递也到山上服务,采摘完直接装箱发货,效果非常好。”尽管已经过了樱桃采摘季,但一谈起几个月前的销售场面,大水泊镇后土埠岭村北山的厚德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子军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由于樱桃保质期短,仅靠传统的销售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今年,文登区通过政府牵头,整合各种资源,由区供销社联系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直接到种植户樱桃园“现场办公”,让一箱箱新鲜的文登大樱桃搭上了“顺丰”车,在短时间里销往各地。今年5月,文登区成功举办了线上“届昆嵛山樱桃节”,销售额达80多万元。
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农村物流配送水平低,农民不会、不敢网购等实际,文登区依托威海市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了文登区供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我爱农品网”,对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再生资源回收业务进行整合,实现农村现代流通“一张网”全覆盖。
不仅如此,文登区还启动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文登服务中心,年内将设立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服务站(点)60个,把供销社覆盖城乡、上下贯通的为农服务网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初步实现电商落地、网购进村、物流入户,真正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后一公里”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文登区农业部门还将带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走出去,去江浙一带学习“互联网+乡村旅游”的经验,进一步提升电商产品附加值。
鲜参“上”网
龙头产业先声夺人
西洋参是文登的传统优势产业,为把这一产业做大做,让广大参农得到更大的实惠,文登区下大力气将西洋参产业推向网络。今年,文登区通过政府牵头整合各种资源,由文登供销社联系电商企业直接到西洋参种植园现场采摘,让新鲜的西洋参也搭上了电商快车,在短时间里销往各地。
10月5日上午,在文登高村镇二甲村参农周新国的参棚里,村民们正忙着挖鲜参,文登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将鲜参分装到袋子中进行称重,准备运往加工厂包装发货。
据文登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介绍,鲜参和传统的干参在营养价值上有一定的区别,鲜参保留了更多皂苷含量,同时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也比干参多得多。今年,文登供销社与荷卜堂(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西洋参项目合同,共同打造鲜参销售平台,让消费者时间享受到鲜参带来的新鲜健康。
鲜参“上”网,百姓受益,这点参农周新国深有体会。“往年我的两亩半参地能出七八百斤鲜参就算高产了,今年,在文登供销社技术人员的细心指导下,产量能达到一千二三百斤,而且成熟的鲜参由供销社帮忙在网上销售,比零售每斤能高出四五块钱。”周新国说。
搭上互联网快车,不仅参农们普遍受益,更进一步打响了文登西洋参的品。今年西洋参收获季,靠着微信营销手段,威海广盛西洋参专业合作社的“六棵参”品在南方一带打出了名气,一盒6棵鲜参,网上卖到了368元的高价,市场也是供不应求。“经过我们专业的冷链物流,西洋参从地里挖出来,48小时之内就可以从田间到达客人的餐桌,保证了西洋参原始状态。”山东广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总经理张文说。
近年来,依托西洋参系列养生产品,文登区主动把握“互联网+”发展新优势,先后在供销农品网、我爱农品网建立了(文登区)西洋参文化节平台、文登区西洋参展销平台,推介和销售鲜参和系列西洋参产品,并与农品网联合建立了“网上文登区西洋参馆”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其独有的资源、技术和客户群体优势,积做好文登西洋参的预热预售,通过线下线上双线销售,今年销售额可突破一个亿。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