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在苏果超市、合家福发现晶莹剔透的本土产大圩葡萄与新疆的玛瑙葡萄、台湾的美人指葡萄同台竞技,并以每公斤4.2元高价销售。可没想到一旁的市园林专家却说:“大圩的葡萄如果酿成葡萄酒就不是4.2元而是42元了!”那么,大圩的葡萄为什么不能酿酒?
合肥的葡萄量太少
翻开当今世界葡萄的种植版图,人们会发现,世界上85%以上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不论是法国五大葡萄主产区,还是葡萄主产区的萧县,其盛产的葡萄均用于酿酒。以安徽萧县来说,该县2006年底种植葡萄2万多亩,年产葡萄3万多吨。萧县的葡萄是合肥市的好多倍,因此加工成酒红遍安徽。
那么合肥的葡萄可以酿酒吗?回答是肯定的。据分析,合肥的葡萄之所以没有酿成酒,主要是规模不大,不是品质不行。大圩也曾尝试过生产红葡萄酒,但从今年葡萄节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圩的葡萄还没出门就被采摘完了。
“迷”倒日本专家
今年5月,经省人事厅引智办介绍,日本国家花协葡萄专家盐奇三郎来到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在葡萄协会会长李克虎的葡萄园里,他当即拿出了土壤测试仪,检测了这里的土壤pH值,又实地看了一下葡萄的长势,当听说这里的葡萄皮薄汁浓、粒大饱满、含糖量高时甚感不解,没想到在地下水丰富的圩区还能长出这么好的葡萄。
随行的合肥滨湖果树研究所吴大明介绍,圩区种葡萄是合肥人的独创,葡萄本身是需要水的,但地下水过于丰富,葡萄难以存活。肥西清平乡、包河区大圩镇都利用了“深沟排水、取土堆沟”的办法,大规模栽种葡萄获得成功。当1993年市场上葡萄价每公斤卖到4.4元的高价位时,市场这只手把农民种葡萄的积性调动起来了,种植面积从全市的100多亩迅速攀升到四五百亩,后来加上政府推动,合肥迅速形成了肥西清平乡、长丰陶楼乡等连片种植,后又迅速飙升到7000亩,其中大圩有3000亩左右。
“小水果”现象
据市林业局专家徐复保介绍,目前人们把水果细分为大水果和小水果,大水果为苹果、香蕉、梨子和西瓜之类的,小水果是指那些过去不起眼的葡萄、柿子、樱桃等。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作为鲜食性的小水果异军突起,显示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6人参与,点击查看>>